2022年房地产市场,整个行业规模回到2015年;有一半的城市在四季度开始止跌回稳,市场底已经开始出现;一直坚挺的二手豪宅,2022年有的房价甚至下跌30%;百强房企全年业绩下滑超过40%,千亿房企数量锐减一半......12月31日下午,“2023新路――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”举行。会上,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用一组组数据分享出自己最新观点。
回顾2022年楼市,“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,整个行业规模回到2015年。其实2013、2014、2015年的行业规模差不太多,所以也可以说,回到了10年前。”丁祖昱表示。
据他进一步介绍,2022年全年,百城成交金额下跌40%,但也有极个别城市保持增长,其中上海2022年的,整个新房的成交金额是6344亿元,同比增长9%。“我们也看到一些好的信号,有一半的城市在四季度开始止跌回稳,市场底已经开始出现。”他说道。
记者注意到,在本次演讲,他专门分析了豪宅板块。“纵观全国豪宅市场,一手豪宅的‘打新逐利’在2022年仍在延续,但二手豪宅市场已经‘一落千丈’。一直坚挺的二手豪宅,2022年有的房价甚至下跌30%。”丁祖昱表示,上海二手豪宅曾出现过2个月的上升期,市场呈亢奋状态,可到了4季度,这些亢奋和离谱都不见了。据其演讲上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上海二手房总价1千万元以上成交套数同比下降了超40%。
在企业情况的板块,丁祖昱表示,2022年百强企业业绩下降超过40%,这和整个楼市的下降幅度保持一致。同时,千亿房企的数量锐减一半。
丁祖昱还指出,2022年只有40%的百强房企在拿地,而且80%集中在22个城市,这说明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少了。“同时城投越‘托’越多,集中供地以来城投参与的拿地金额占比2021年为31%,到了2022年升到了46%。”他表示。
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?
丁祖昱判断,未来十年,住房增量需求将回落至100亿平方米左右。保利、中海、华润、招商等央企综合实力强劲,而地方国企则表现分化,2022年以来,建发、越秀、华发的发展十分迅速。民企中,碧桂园、万科、金地、龙湖、新城、仁恒、美的、万达、金辉等房企将率先企稳。
“2023年上半年压力仍然很大,下半年相对乐观,6月将是市场企稳的重要时间窗口。”丁祖昱指出,房地产市场稳,必须从全国范围内全面放松“四限”,即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,这是最好的时机,包括一线城市。
此外,丁祖昱还表示,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将被重构,主要涉及四个方面。首先,未来项目将采取封闭制,包括专款专用、银行监管、项目封闭管理;其次,预售制度会发生变化,尾款、按揭的支付要到交付环节进行;第三,融资要透明,一、二线城市允许房企从拿地阶段就可以贷款,未来融资利息率要进一步下行;最后,针对大中小不同房企采取分类管理,例如大小规模企业监管力度、政策扶持区别对待,大企业允许其资金归集,相应监督要提供真实负债、融资、生产经营、现金流、股权等情况。
文/广州日报・新花城记者 张露
(责任编辑:王婉莹)